細菌濁度計對濁度的限值要求 《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GB 5749-2006) 要求生活飲用水的濁度不得超過1NTU,對于受水源和凈水技術限制的供水單位,可將濁度指標限值放寬至3NTU。除此之外,很多供水單位對于濁度都有自己的內控標準,比如濾前水濁度要求控制在1NTU以下,濾后水及出廠水濁度要求控制在0.3NTU以下。因各供水單位的實際運行情況不同,具體的內控標準也有所不同。
濁度的檢測
常用的濁度檢測方法有90°散射法與目視比濁法。其中90°散射法人為誤差更小,檢測更精確,被廣泛地應用在水體濁度的檢測當中。下面以90°散射法為例,介紹濁度的檢測。
檢測原理
在相同條件下用福爾馬肼標準混懸液散射光的強度和水樣散射光的強度進行比較。散射光的強度越大,表示渾濁度越高。
檢測步驟
(1)標準曲線的制作:根據相關要求配制不同濁度的福爾馬肼標準混懸液,放入濁度計中,分別檢測散射光的強度,制作標準曲線。濁度檢測設備出廠時已內置標準曲線,無需自行制作。
?。?)調零:根據要求取適量純水,放入濁度計中按“調零”鍵進行調零。濁度檢測設備有專門調零選項,一般無需頻繁調零。
(3)樣品檢測:根據要求取適量水樣,放入濁度計中檢測其散射光強度,并根據標準曲線換算濁度值。濁度檢測設備按“檢測”鍵后,直接顯示濁度檢測結果,無需換算。
檢測注意事項
?。?)水樣檢測前需充分搖勻,并立即進行檢測,以防止因溫度改變和產生沉降對測試帶來影響。
(2)濁度性質不穩定,樣品應盡可能現場檢測。當不具備現場檢測條件時,需用清洗干凈的采樣瓶采樣,帶回實驗室后盡快檢測,避免水樣濁度的變化。
(3)濁度檢測盡可能避免將試樣稀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