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位差計是一種精密測量電位差(電壓)的儀器,準確度比電壓表要高得多,具有廣泛的應用,可以用來測量電動勢、電壓、電阻、電流等。電位差計中所采用的補償原理還常應用于.此非電量的測量以及自動測控系統中。
引入電壓表測量時.電壓表內阻會影響測量結果,內阻越小,引起的誤差就越大。如圖1(b)所示,欲用電壓表測量電源E的電動勢,若電源電動勢為1.5V,內阻為30s,則接人電壓表后,電源端電壓變為U=1.42V,用電壓表也只能測得1.42V的結果,而非真正的電源電動勢。在以上兩例中,要獲得準確的結果,電壓表內阻就要為無窮大,即不從被測電路分流,但這是不可能的。因此,電壓表在測量原理上存在著無法克服的缺陷。
而電位差計所采用的“補償原理”則*不存在這一問題。如圖2所示的電路中,當E=Ez時,電路中無電流,通常把這種狀態稱為E與E:相互補償。這時如果其中之一(如E)為待測電位差,另一個(E2)即是用來測量E的電位差計工作電路的關鍵部分,它應能保證測得的結果(E2)與待測量(E)嚴格相等。從這個效果來說,電位差計相當于一只“內阻為無窮大的電壓表”。
電位差計的校準:
1、檢流計的準備:a、調零;b、調補償;c、調到1mV待用;d、實驗結束時調回表頭保護。
2、連接三對線:
a、檢流計(不分正負)
b、標準電勢(分正負)
c、電源(正極端子有兩個,注意區分使用)
3、電位差計的校準:調節Rp使電路平衡;